杀人回忆 .主演: 宋康昊 / 金相庆 / 金罗河 .导演: 奉俊昊
韩剧天下论坛——中国最大的韩剧论坛,最好的韩剧论坛,最好看的韩剧,最好看韩国电影,最新韩剧,最新韩国电影,韩国经典电影,韩国经典电视剧,韩国喜剧搞笑电影,韩国唯美爱情电影,韩国恐怖悬疑电影 :: 【韩国电影综合区】 :: 【韩国剧情电影】
第1页/共1页
杀人回忆 .主演: 宋康昊 / 金相庆 / 金罗河 .导演: 奉俊昊
杀人回忆 .
主演: 宋康昊 / 金相庆 / 金罗河 .导演: 奉俊昊 ..
类型: 恐怖 剧情 其它 惊悚 犯罪 .年份: 2003 ..
简介: 1986年,韩国京畿道华城郡,热得发昏的夏天,在田野边发现一具女尸,早已发臭。小镇警察朴探员和汉城来的苏探员接手案件,唯一可... 1986年,韩国京畿道华城郡,热得发昏的夏天,在田野边发现一具女尸,早已发臭。小镇警察朴探员和汉城来的苏探员接手案件,唯一可证实的是这具女尸生前被强奸过。线索的严重缺乏让毫无经验的朴探员和搭档曹探员只凭粗暴逼供和第六感推断,几次将犯罪嫌疑人屈打成招。
网上的对此片的高度评论到了夸张的地步,摘录几位电影界人士的观后感:
“史上最好看的韩国电影”
“毫无破绽的完美电影”
“这样的影片,放眼中国,无一导演有实力拍出。”
“看过这个片子,中国电影真的可以回家休息了。”
“在一流的商业技法中又能加载沉痛的集体反思,这也是韩国电影崛起并在亚洲称雄的重要原因之一”
……
观影是见仁见智的,每人的角度和体会都不会一样,怎样的高度莫衷一是,不过至少可以肯定一点,这确实是部难得的经典佳片。
下着雨的夜
红衣女子
电台缓缓播放着哀伤情歌
这样安静的夜——
一双柔滑细腻的手
导演出一场场变态的奸杀惨象
雨停了,尸体暴露在阳光下
凶手混迹于人群之中,消逝~~
没有人知道他是谁
直到——
下一个雨夜,歌声又响起……
玄而又玄,迷雾重重。
影片开始20分钟,秉承经典韩片风格,节奏缓慢,用悠扬的音乐把人们带回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故事背景中。
闲适的田间风光,大片金黄的稻田,细腻的不厌其烦的场景描写,甚至包括胖探员的家庭生活细节,来往农田的拖拉机,朴实的小镇人民,时有时无的游行示威,军政时期频繁的防空演习,像极了一部反映八十年代南韩军政统治时期的民众生活画卷,让初看的人很难联想到惊悚的连环杀人案。
小镇的2个探员没有接受过系统严格的司法训练,凭直觉和暴力刑讯逼供,原始笨拙的断案方式又好笑又可气,影片开始便弥漫着黑色幽默之风。直到汉城专业的苏探员到来,大学毕业的苏探员满怀着自信与理想,伴随两种冲突的办案风格相互碰撞,案情开始有所突破——
雨夜被害的红衣女子、女子学校的神秘传说、电台播放的悲伤情歌、匿名的点歌人……终于有线索可循,证据环环相扣,剥丝抽茧步步接近真相。观众的呼吸已经被导演控制,甚至到最后,若干巧合已经足以让所有人确凿不疑地相信那个英俊的点歌人就是凶手,虽然要靠证据说话,所以必须等待DNA化验结果,然而此案的真相似乎已呼之欲出。
这时,案情急转直下,高明的导演掌握了观众此时紧张、压抑的情绪,使出一招让情节跌宕起伏,使所有人从守得云开见月明的希望中,又重重地跌入到沉寂的绝望之谷里。
最后一个牺牲者是高中少女,选择青春和死亡这样鲜明的对比,实在来的残酷。少女凋零的生命,令人作呕的死状,未闭合的双眼,和苏探员不久前亲手为少女贴上的创口贴,如今附在一具毫无生气的尸体上,罪恶之手不放过青春的生命,大雨瓢泼而下。
理智冷静的苏探员终于崩溃了,他听到肮脏躲在黑暗中偷偷地冷笑,正义之手毫无力量。他宁愿相信久等的DNA报告只是一纸谎言,他要靠自己终结眼前的罪恶——掏出手枪愤怒的射向疑犯……
十七年后
2003年,成功转型为民主社会的韩国,田间宁静祥和,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昔日的警官已经成为商人,养儿育女,但当他路过当年的稻田时,又经不住走到当年发现第一具尸体的田垦排水管前。
从一个天真的女童口中得知,凶手不久前来过此地。
再继续追问,答案让所有人都为之绝望——他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
影片以中年朴探员闪着泪光、透着惊愕与茫然的复杂眼神结尾,留给观众的是一个没有答案的结局。
这几秒,被韩国影帝宋康昊诠释的非常精彩。
如果没有最后的十分钟,这部电影也许就没有这么出色。
很多人还是会追问谁是凶手,然而导演此片的重点不在于揭露真相,而给予一个开放式的结局:
凶手就在每天与我们擦肩而过的普通人之中,人人都有可能——
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人隐藏着不为人知的另一面,而继续行走;而有一些真相注定无法大白于天下,被黑暗吞没。
如同那个片中经常出现的火车隧道,黑暗冗长,谁也看不到尽头是什么。
【压抑的时代•扭曲的人性•缺失的法律】
影片的特殊政治背景是不容被忽视的,真实的案件发生在1986年,时值韩国军政统治时期,历史上的韩国正在经历转型,处于民主运动的关键时刻。
因此,影片充斥着时代鲜明的符号:
大街上的示威游行不断;无休止的防空警报;学校的救护演习;军警被拉去镇压游行;司法体系混乱,刑讯逼供滥用,证据保护不当……
朴探员和他的搭档从没有去过汉城,对小镇以外的世界概念模糊,在那个时代,他们视野狭隘,接受的知识有限,导演用调侃幽默的手法表现他们的无知和无奈:
比如,朴探员在侦破遇到瓶颈是去求神问卜,出言“美国太大所以他们侦探要用头脑破案,韩国很小,所以只需用脚破案”。搭挡2人坐在田头互相吹嘘听说来的大学校园生活,坦言彼此只上过高中,迂腐的官僚体制,现有条件的局限让他们暴力的审讯、敷衍的侦查态度成为时代的必然。
时代的创伤,从上到下,压抑的社会孕育扭曲的群体。
影片的疑犯从弱智少年到性变态的工人,再到冷静怪异的退伍军人,他们成了社会弱势群体的缩影,个人的命运背负上时代的阴影。
再看影像中反映出的法律问题,片中多次出现现场勘验场景,但遗憾的是对刑事犯罪现场保护力度不够,比如第一起案件中明显的脚印却被拖拉机一辗而过,丧失了很多取证的机会;当然,案发总在雨夜,雨水的冲刷也给证据的收集增加了难度。
其次,在那个年代,那样的小镇落后的审讯条件和探员的低素质,一味地追求破案率,加大了探员对口供的依赖性;有罪推定的思想使讯问的目的就是拿到口供,非法的询问方式,并且没有连续的录音,证据在定案过程中显得完全不重要;
更不用说,“采用刑讯逼供或者威胁、引诱、欺骗等非法的方法取得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被告人供述,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这一当代普遍承认的非法证据排除原则在当时得以有效适用。
并不完全糟糕的是,最后应用到了DNA鉴定,可惜案发于1986年的韩国,而国际上首次报道DNA技术应用于刑侦鉴定也不过在1985年,取样过程中由于缺乏专业知识或者后期保存不善都有可能导致DNA鉴定失败,即使是科学证据,其结论也有可能出现误差。
没有民主宪政,健全的法治环境无从建立,缺乏保障的整个社会都处于潜在的不安定状态。悲剧发生的原因远不止一样,贯穿全片的淅沥不断的雨,夜空呼啸而过的防空警报,大局的动荡,微弱的人力,使每次与真相都失之交臂,若说凶手的变态行径是扭曲的人性,那么在此案中被害的人们也未尝不是韩国政治民主化进程中的牺牲品。
【什么是“杀人的回忆”】
《Memories of Murder》很奇怪的名字——缺少主语,或是探员,或是凶手本身。
至于前者,片中2位主角性格迥异。
汉城来的苏探员,思维缜密,善于推理,接受过良好的司法教育,相信靠证据说话。
小镇本土的朴探员,生性鲁莽,暴力逼供,敷衍断案,善于诱供,相信自己的直觉。
他们的情绪却都随着案情推进发生了转变:
当其拍档终因莽撞而被截肢,他凝视那剩下的空荡鞋子与鞋套之后;
当亲眼目睹关键证人被飞驰的火车撞死,他双手溅满鲜血之后;
原先只想草草结案,敷衍诱供的办案心态开始发生变化,开始接受苏探员的科学方式,学习理性教化与相信科学证据。
直到最后,大雨中的苏探员浸透了无助与绝望,举枪的瞬间,朴探员阻止了他。
这时,巧妙的——
二者的性格发生了戏剧化的调换。
所以,最后的视线落在转行从商的朴探员身上,年轻时的他善于为犯罪嫌疑人编造“杀人的回忆”,以取得口供得以破案,一场经历之后,他变换身份又回故地,十七年前的回忆永远不会抹去,同逍遥法外的凶手一起,保存着那些无法消逝的记忆。
这样说来,我便更倾向于后一种说法,即导演在帮助凶手陈述其回忆。
以这样的方式向安然坐于电影院里看这部片子的凶手挑战,来吧,来回忆你的杀人经历,就算你忘了十几年前那些被杀的人,我们没有忘记,更不会允许你忘记。
这部风格接近《黑色大丽花》的影片,同样是取材于真实案例,同样现实找不到真凶的悬案,不同的是,《黑》剧的导演编排了凶手,交待给观众。
真相,
只有拥有完整杀人回忆的凶手本人,
只有他知道——
主演: 宋康昊 / 金相庆 / 金罗河 .导演: 奉俊昊 ..
类型: 恐怖 剧情 其它 惊悚 犯罪 .年份: 2003 ..
简介: 1986年,韩国京畿道华城郡,热得发昏的夏天,在田野边发现一具女尸,早已发臭。小镇警察朴探员和汉城来的苏探员接手案件,唯一可... 1986年,韩国京畿道华城郡,热得发昏的夏天,在田野边发现一具女尸,早已发臭。小镇警察朴探员和汉城来的苏探员接手案件,唯一可证实的是这具女尸生前被强奸过。线索的严重缺乏让毫无经验的朴探员和搭档曹探员只凭粗暴逼供和第六感推断,几次将犯罪嫌疑人屈打成招。
网上的对此片的高度评论到了夸张的地步,摘录几位电影界人士的观后感:
“史上最好看的韩国电影”
“毫无破绽的完美电影”
“这样的影片,放眼中国,无一导演有实力拍出。”
“看过这个片子,中国电影真的可以回家休息了。”
“在一流的商业技法中又能加载沉痛的集体反思,这也是韩国电影崛起并在亚洲称雄的重要原因之一”
……
观影是见仁见智的,每人的角度和体会都不会一样,怎样的高度莫衷一是,不过至少可以肯定一点,这确实是部难得的经典佳片。
下着雨的夜
红衣女子
电台缓缓播放着哀伤情歌
这样安静的夜——
一双柔滑细腻的手
导演出一场场变态的奸杀惨象
雨停了,尸体暴露在阳光下
凶手混迹于人群之中,消逝~~
没有人知道他是谁
直到——
下一个雨夜,歌声又响起……
玄而又玄,迷雾重重。
影片开始20分钟,秉承经典韩片风格,节奏缓慢,用悠扬的音乐把人们带回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故事背景中。
闲适的田间风光,大片金黄的稻田,细腻的不厌其烦的场景描写,甚至包括胖探员的家庭生活细节,来往农田的拖拉机,朴实的小镇人民,时有时无的游行示威,军政时期频繁的防空演习,像极了一部反映八十年代南韩军政统治时期的民众生活画卷,让初看的人很难联想到惊悚的连环杀人案。
小镇的2个探员没有接受过系统严格的司法训练,凭直觉和暴力刑讯逼供,原始笨拙的断案方式又好笑又可气,影片开始便弥漫着黑色幽默之风。直到汉城专业的苏探员到来,大学毕业的苏探员满怀着自信与理想,伴随两种冲突的办案风格相互碰撞,案情开始有所突破——
雨夜被害的红衣女子、女子学校的神秘传说、电台播放的悲伤情歌、匿名的点歌人……终于有线索可循,证据环环相扣,剥丝抽茧步步接近真相。观众的呼吸已经被导演控制,甚至到最后,若干巧合已经足以让所有人确凿不疑地相信那个英俊的点歌人就是凶手,虽然要靠证据说话,所以必须等待DNA化验结果,然而此案的真相似乎已呼之欲出。
这时,案情急转直下,高明的导演掌握了观众此时紧张、压抑的情绪,使出一招让情节跌宕起伏,使所有人从守得云开见月明的希望中,又重重地跌入到沉寂的绝望之谷里。
最后一个牺牲者是高中少女,选择青春和死亡这样鲜明的对比,实在来的残酷。少女凋零的生命,令人作呕的死状,未闭合的双眼,和苏探员不久前亲手为少女贴上的创口贴,如今附在一具毫无生气的尸体上,罪恶之手不放过青春的生命,大雨瓢泼而下。
理智冷静的苏探员终于崩溃了,他听到肮脏躲在黑暗中偷偷地冷笑,正义之手毫无力量。他宁愿相信久等的DNA报告只是一纸谎言,他要靠自己终结眼前的罪恶——掏出手枪愤怒的射向疑犯……
十七年后
2003年,成功转型为民主社会的韩国,田间宁静祥和,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昔日的警官已经成为商人,养儿育女,但当他路过当年的稻田时,又经不住走到当年发现第一具尸体的田垦排水管前。
从一个天真的女童口中得知,凶手不久前来过此地。
再继续追问,答案让所有人都为之绝望——他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
影片以中年朴探员闪着泪光、透着惊愕与茫然的复杂眼神结尾,留给观众的是一个没有答案的结局。
这几秒,被韩国影帝宋康昊诠释的非常精彩。
如果没有最后的十分钟,这部电影也许就没有这么出色。
很多人还是会追问谁是凶手,然而导演此片的重点不在于揭露真相,而给予一个开放式的结局:
凶手就在每天与我们擦肩而过的普通人之中,人人都有可能——
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人隐藏着不为人知的另一面,而继续行走;而有一些真相注定无法大白于天下,被黑暗吞没。
如同那个片中经常出现的火车隧道,黑暗冗长,谁也看不到尽头是什么。
【压抑的时代•扭曲的人性•缺失的法律】
影片的特殊政治背景是不容被忽视的,真实的案件发生在1986年,时值韩国军政统治时期,历史上的韩国正在经历转型,处于民主运动的关键时刻。
因此,影片充斥着时代鲜明的符号:
大街上的示威游行不断;无休止的防空警报;学校的救护演习;军警被拉去镇压游行;司法体系混乱,刑讯逼供滥用,证据保护不当……
朴探员和他的搭档从没有去过汉城,对小镇以外的世界概念模糊,在那个时代,他们视野狭隘,接受的知识有限,导演用调侃幽默的手法表现他们的无知和无奈:
比如,朴探员在侦破遇到瓶颈是去求神问卜,出言“美国太大所以他们侦探要用头脑破案,韩国很小,所以只需用脚破案”。搭挡2人坐在田头互相吹嘘听说来的大学校园生活,坦言彼此只上过高中,迂腐的官僚体制,现有条件的局限让他们暴力的审讯、敷衍的侦查态度成为时代的必然。
时代的创伤,从上到下,压抑的社会孕育扭曲的群体。
影片的疑犯从弱智少年到性变态的工人,再到冷静怪异的退伍军人,他们成了社会弱势群体的缩影,个人的命运背负上时代的阴影。
再看影像中反映出的法律问题,片中多次出现现场勘验场景,但遗憾的是对刑事犯罪现场保护力度不够,比如第一起案件中明显的脚印却被拖拉机一辗而过,丧失了很多取证的机会;当然,案发总在雨夜,雨水的冲刷也给证据的收集增加了难度。
其次,在那个年代,那样的小镇落后的审讯条件和探员的低素质,一味地追求破案率,加大了探员对口供的依赖性;有罪推定的思想使讯问的目的就是拿到口供,非法的询问方式,并且没有连续的录音,证据在定案过程中显得完全不重要;
更不用说,“采用刑讯逼供或者威胁、引诱、欺骗等非法的方法取得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被告人供述,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这一当代普遍承认的非法证据排除原则在当时得以有效适用。
并不完全糟糕的是,最后应用到了DNA鉴定,可惜案发于1986年的韩国,而国际上首次报道DNA技术应用于刑侦鉴定也不过在1985年,取样过程中由于缺乏专业知识或者后期保存不善都有可能导致DNA鉴定失败,即使是科学证据,其结论也有可能出现误差。
没有民主宪政,健全的法治环境无从建立,缺乏保障的整个社会都处于潜在的不安定状态。悲剧发生的原因远不止一样,贯穿全片的淅沥不断的雨,夜空呼啸而过的防空警报,大局的动荡,微弱的人力,使每次与真相都失之交臂,若说凶手的变态行径是扭曲的人性,那么在此案中被害的人们也未尝不是韩国政治民主化进程中的牺牲品。
【什么是“杀人的回忆”】
《Memories of Murder》很奇怪的名字——缺少主语,或是探员,或是凶手本身。
至于前者,片中2位主角性格迥异。
汉城来的苏探员,思维缜密,善于推理,接受过良好的司法教育,相信靠证据说话。
小镇本土的朴探员,生性鲁莽,暴力逼供,敷衍断案,善于诱供,相信自己的直觉。
他们的情绪却都随着案情推进发生了转变:
当其拍档终因莽撞而被截肢,他凝视那剩下的空荡鞋子与鞋套之后;
当亲眼目睹关键证人被飞驰的火车撞死,他双手溅满鲜血之后;
原先只想草草结案,敷衍诱供的办案心态开始发生变化,开始接受苏探员的科学方式,学习理性教化与相信科学证据。
直到最后,大雨中的苏探员浸透了无助与绝望,举枪的瞬间,朴探员阻止了他。
这时,巧妙的——
二者的性格发生了戏剧化的调换。
所以,最后的视线落在转行从商的朴探员身上,年轻时的他善于为犯罪嫌疑人编造“杀人的回忆”,以取得口供得以破案,一场经历之后,他变换身份又回故地,十七年前的回忆永远不会抹去,同逍遥法外的凶手一起,保存着那些无法消逝的记忆。
这样说来,我便更倾向于后一种说法,即导演在帮助凶手陈述其回忆。
以这样的方式向安然坐于电影院里看这部片子的凶手挑战,来吧,来回忆你的杀人经历,就算你忘了十几年前那些被杀的人,我们没有忘记,更不会允许你忘记。
这部风格接近《黑色大丽花》的影片,同样是取材于真实案例,同样现实找不到真凶的悬案,不同的是,《黑》剧的导演编排了凶手,交待给观众。
真相,
只有拥有完整杀人回忆的凶手本人,
只有他知道——
《杀人回忆》,《看电影》杂志列出的100部最好韩国电影排名第一。对于类似Top排名,不乏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的伪精品。庆幸的是,《杀人回忆》对得起网络上如出一辙的好评,虽然零缺点的美誉还是略显夸张
1.
当初只看影片名字和内容简介就归为烧杀抢掠的类型片,下完没时间观看便Delete掉。想来实在太对不起这部电影。
《杀人回忆》,《看电影》杂志列出的100部最好韩国电影排名第一。对于类似Top排名,不乏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的伪精品。庆幸的是,《杀人回忆》对得起网络上如出一辙的好评,虽然零缺点的美誉还是略显夸张。
结尾再回到10多年后的金黄色稻田,还是湛蓝的晴空,还是那条水沟。朴探员和小女孩对话后,镜头对着他顿有所悟却茫然的脸。
黑幕。音乐。阴晴幻化的天空。
2.
此刻翻涌在观众心间的又不仅仅是愤闷那么简单,显然导演奉俊昊不会只是想重现或者描述当年轰动一时的悬案。所以,《杀人回忆》安排了一个模糊不清却耐人寻味的结局:一些人在琢磨凶手到底会是谁,一些人还沉浸在压抑无助中,还有一些人多少看出凶手其实一直被导演有意遮掩着。
奉俊昊本意也并非指出谁是凶手,更不会为了制造结局打自己一记耳光。《杀人回忆》是依据一起真实的连环杀人命案改编,而且至今依然是遗留多年的悬案。生活的真实得到了还原,而影片又受限于真实本身。
错综复杂的巧合意外,警方一再错失侦察线索;动荡不安的社会时局,影片前后承载着无言的伤痛。
如果现实社会真如电影一样每每都能历经险阻、最后一刻侦破悬案,估计铤而走险的罪犯得要销声匿迹。试想如果影片最后揭示凶手,来个大快人心,那《杀人回忆》仅是一部模仿好莱坞惊悚犯罪片比较到位的电影。而因为充足的社会现实和信息元素,例如80年代动荡的韩国时局以及真实案件的受关注程度,《杀人回忆》最终摆脱惊悚类型片的束缚并且上升到国民集体记忆层次,足够资格被列在韩国电影百佳榜首。
3.
并不是每一部电影都要在最后揭晓答案,即使你百般追问、寻思闪回也不得其解。正如《杀人回忆》没有把更多细节投入在高智商罪犯如何与几个警察较量上,因为罪犯的作案手段早早就被说是完美无暇了。故事进展是如此从容不迫,甚至最后几次警察们都能预见命案发生,但是造化弄人,凶手始终逍遥法外。
无助的疼痛,真实的无力。
个体命运的悲剧和动荡不安的时局完整结合在一起,《杀人回忆》更像是沉重的阴影。在冰冷的雨夜,每个人能亲眼目睹悲剧的发生,又伸手不可触及。当最后所有矛头都指向一个人时,希望又瞬间破灭,沮丧之至,连苏探员都几近崩溃。
百感交集并非如同走进电影院多达500多万人次韩国观众的触动,毕竟一个民族的群体回忆不是轻易可以融入替代。游行示威、空袭演戏,与时代紧密联系的名词符号,到处可以闻见的乡土气息。一切都像是冥冥中注定,在影片里可以清楚听到无奈的叹息,感受着压抑直至最后愤怒的爆发。
4.
韩国80年代农田的景色风貌,骚动不安的县城近郊,一切历历在目。
晴空,大朵浮云。
象征着丰收与希望的金黄色稻田竟然掩藏着惊人的罪恶,甚至惊讶于如此温暖的开场竟然直接过渡到了触目惊心的凶杀现场,突然得令人反胃。
影片最揪心的一幕是朴探员的妻子和年轻女学生在夜色里的小道上擦肩而过。罪犯的视线一直在两个无辜柔弱的女人间来回游走,显然他也在权衡对谁下手更合适。
可,可这是多么残酷的事实。
终于,他选好了猎物,迅速跟上。……,当勺子、小刀、圆珠笔一样样被翻出来,轻放在地上,手电光下慌恐又绝望的眼神,让人心碎……。
5.
影片首尾呈现发黄的暖色调,前后呼应,其他部分色调灰冷凝重。游离在剧情之外的配乐也非常之少,相当符合情境。这种配乐和色调造成了阴冷压抑的氛围,尤其是夜幕下附近的田间小道以及离凶杀现场不远的工厂,都有种令人发寒的阴深恐怖。
人不可貌相,这句话用在宋康昊身上实在再合适不过。这位长着一张韩国大叔脸的中年男子并没有因为形象限制难以发挥,影片中他的真实表演简直就是一个生活在上世纪80年代韩国县城的小探员,没有任何做作姿态。尤其是和苏探员不打不相识那段,话音未落、飞身踹人的印象实在太深刻了,他和金相庆两人都可以用敬业来形容。
对比于2005年《外出》里照顾形象、难以入戏的裴勇俊,联系及宋康昊在《JSA》、《我要复仇》里的精湛演技,发现媒体喜欢搬用“如火纯青般的演技”并非吹嘘唬人。不过2003年的青龙奖,他依然没有得到最佳男演员,因为他的对手是演技更为彪悍疯狂的崔岷植(《老男孩》)。但实力相当,无论谁胜出都是可以接受。
6.
而熬过前面二三十分钟,案情发展让人欲罢不能。奉俊昊在商业和艺术上表现出了莫大野心,两者之间达到了相当完美的协调。影片既能划分到惊悚侦探片吸引观众获取票房,又能大处着眼、小处落笔,穿透时空的厚重感令人回味再三。《杀人回忆》没有类型片里警匪的针锋相对、斗勇斗志却依然有着清晰合理的脉络主线和跌宕起伏的内心波动。
影片除紧凑的剧情推进之外有着为数不少的黑色幽默,尤其是朴探员和曹探员屈打成招的逼供作风还有第六感推断,既粗暴可笑又被打上了深深的时代烙印。探员们的尽心尽力(曹探员还失去了一条腿)并没有换来案件的最后告破,作为合作伙伴的朴探员和苏探员也经历了互相对照的心路。朴探员最后阻止了苏探员趋于崩溃的报复举动,而这和伊始两人作风完全相反。
依然有不少忠实的观众们反复观碟,寻找谁是凶手,乐此不疲,影片里的蛛丝马迹都不想错过。而一部分人则思索为什么案情的突破口非要寄托在大洋彼岸的DNA化验上,探员们究竟错过了什么又得到什么。当然以导演的本意来说,他也不知道答案,真实的悬案依然没有破解。罪犯被隐藏在了小镇附近形形色色的普通人中,虽然这会让热衷于侦探悬疑片的观众失望不少。
7.
依然湛蓝的晴空,还有那条水沟。
当年稻田附近是骇人的恐慌,时空混乱的记忆。不过和开头一无所知、只会学舌的小男孩不同,可爱的小女孩对这位中年大叔的举动相当好奇。她告诉他不久前也有个人和他一样在那找什么东西,朴探员马上意识到是罪犯多年后重返现场。
朴探员问:他长什么模样?
小女孩:没什么特别的。
朴探员问:不特别?
小女孩:普普通通呐。
镜头对着朴探员顿有所悟却茫然的脸,主题音乐结尾响起时,惆怅之外更多是意犹未尽。
当初只看影片名字和内容简介就归为烧杀抢掠的类型片,下完没时间观看便Delete掉。想来实在太对不起这部电影。
《杀人回忆》,《看电影》杂志列出的100部最好韩国电影排名第一。对于类似Top排名,不乏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的伪精品。庆幸的是,《杀人回忆》对得起网络上如出一辙的好评,虽然零缺点的美誉还是略显夸张。
结尾再回到10多年后的金黄色稻田,还是湛蓝的晴空,还是那条水沟。朴探员和小女孩对话后,镜头对着他顿有所悟却茫然的脸。
黑幕。音乐。阴晴幻化的天空。
2.
此刻翻涌在观众心间的又不仅仅是愤闷那么简单,显然导演奉俊昊不会只是想重现或者描述当年轰动一时的悬案。所以,《杀人回忆》安排了一个模糊不清却耐人寻味的结局:一些人在琢磨凶手到底会是谁,一些人还沉浸在压抑无助中,还有一些人多少看出凶手其实一直被导演有意遮掩着。
奉俊昊本意也并非指出谁是凶手,更不会为了制造结局打自己一记耳光。《杀人回忆》是依据一起真实的连环杀人命案改编,而且至今依然是遗留多年的悬案。生活的真实得到了还原,而影片又受限于真实本身。
错综复杂的巧合意外,警方一再错失侦察线索;动荡不安的社会时局,影片前后承载着无言的伤痛。
如果现实社会真如电影一样每每都能历经险阻、最后一刻侦破悬案,估计铤而走险的罪犯得要销声匿迹。试想如果影片最后揭示凶手,来个大快人心,那《杀人回忆》仅是一部模仿好莱坞惊悚犯罪片比较到位的电影。而因为充足的社会现实和信息元素,例如80年代动荡的韩国时局以及真实案件的受关注程度,《杀人回忆》最终摆脱惊悚类型片的束缚并且上升到国民集体记忆层次,足够资格被列在韩国电影百佳榜首。
3.
并不是每一部电影都要在最后揭晓答案,即使你百般追问、寻思闪回也不得其解。正如《杀人回忆》没有把更多细节投入在高智商罪犯如何与几个警察较量上,因为罪犯的作案手段早早就被说是完美无暇了。故事进展是如此从容不迫,甚至最后几次警察们都能预见命案发生,但是造化弄人,凶手始终逍遥法外。
无助的疼痛,真实的无力。
个体命运的悲剧和动荡不安的时局完整结合在一起,《杀人回忆》更像是沉重的阴影。在冰冷的雨夜,每个人能亲眼目睹悲剧的发生,又伸手不可触及。当最后所有矛头都指向一个人时,希望又瞬间破灭,沮丧之至,连苏探员都几近崩溃。
百感交集并非如同走进电影院多达500多万人次韩国观众的触动,毕竟一个民族的群体回忆不是轻易可以融入替代。游行示威、空袭演戏,与时代紧密联系的名词符号,到处可以闻见的乡土气息。一切都像是冥冥中注定,在影片里可以清楚听到无奈的叹息,感受着压抑直至最后愤怒的爆发。
4.
韩国80年代农田的景色风貌,骚动不安的县城近郊,一切历历在目。
晴空,大朵浮云。
象征着丰收与希望的金黄色稻田竟然掩藏着惊人的罪恶,甚至惊讶于如此温暖的开场竟然直接过渡到了触目惊心的凶杀现场,突然得令人反胃。
影片最揪心的一幕是朴探员的妻子和年轻女学生在夜色里的小道上擦肩而过。罪犯的视线一直在两个无辜柔弱的女人间来回游走,显然他也在权衡对谁下手更合适。
可,可这是多么残酷的事实。
终于,他选好了猎物,迅速跟上。……,当勺子、小刀、圆珠笔一样样被翻出来,轻放在地上,手电光下慌恐又绝望的眼神,让人心碎……。
5.
影片首尾呈现发黄的暖色调,前后呼应,其他部分色调灰冷凝重。游离在剧情之外的配乐也非常之少,相当符合情境。这种配乐和色调造成了阴冷压抑的氛围,尤其是夜幕下附近的田间小道以及离凶杀现场不远的工厂,都有种令人发寒的阴深恐怖。
人不可貌相,这句话用在宋康昊身上实在再合适不过。这位长着一张韩国大叔脸的中年男子并没有因为形象限制难以发挥,影片中他的真实表演简直就是一个生活在上世纪80年代韩国县城的小探员,没有任何做作姿态。尤其是和苏探员不打不相识那段,话音未落、飞身踹人的印象实在太深刻了,他和金相庆两人都可以用敬业来形容。
对比于2005年《外出》里照顾形象、难以入戏的裴勇俊,联系及宋康昊在《JSA》、《我要复仇》里的精湛演技,发现媒体喜欢搬用“如火纯青般的演技”并非吹嘘唬人。不过2003年的青龙奖,他依然没有得到最佳男演员,因为他的对手是演技更为彪悍疯狂的崔岷植(《老男孩》)。但实力相当,无论谁胜出都是可以接受。
6.
而熬过前面二三十分钟,案情发展让人欲罢不能。奉俊昊在商业和艺术上表现出了莫大野心,两者之间达到了相当完美的协调。影片既能划分到惊悚侦探片吸引观众获取票房,又能大处着眼、小处落笔,穿透时空的厚重感令人回味再三。《杀人回忆》没有类型片里警匪的针锋相对、斗勇斗志却依然有着清晰合理的脉络主线和跌宕起伏的内心波动。
影片除紧凑的剧情推进之外有着为数不少的黑色幽默,尤其是朴探员和曹探员屈打成招的逼供作风还有第六感推断,既粗暴可笑又被打上了深深的时代烙印。探员们的尽心尽力(曹探员还失去了一条腿)并没有换来案件的最后告破,作为合作伙伴的朴探员和苏探员也经历了互相对照的心路。朴探员最后阻止了苏探员趋于崩溃的报复举动,而这和伊始两人作风完全相反。
依然有不少忠实的观众们反复观碟,寻找谁是凶手,乐此不疲,影片里的蛛丝马迹都不想错过。而一部分人则思索为什么案情的突破口非要寄托在大洋彼岸的DNA化验上,探员们究竟错过了什么又得到什么。当然以导演的本意来说,他也不知道答案,真实的悬案依然没有破解。罪犯被隐藏在了小镇附近形形色色的普通人中,虽然这会让热衷于侦探悬疑片的观众失望不少。
7.
依然湛蓝的晴空,还有那条水沟。
当年稻田附近是骇人的恐慌,时空混乱的记忆。不过和开头一无所知、只会学舌的小男孩不同,可爱的小女孩对这位中年大叔的举动相当好奇。她告诉他不久前也有个人和他一样在那找什么东西,朴探员马上意识到是罪犯多年后重返现场。
朴探员问:他长什么模样?
小女孩:没什么特别的。
朴探员问:不特别?
小女孩:普普通通呐。
镜头对着朴探员顿有所悟却茫然的脸,主题音乐结尾响起时,惆怅之外更多是意犹未尽。
他终究会像那大饼脸一样,盯着你看。。看穿你的内心,发现你的罪恶。。。
这是我所看过最完美的一部韩国电影。没有之一。
当看到我这句话,估计会有人纳闷——
怎么又一个人出来唱赞歌了?虽然得分这么高,我硬是没觉得这部电影好在哪儿呀?!
有人有这样的想法,我觉得也很正常,我们的口味已经变得如此“挑剔”了,我们都被好莱坞训练成喜 欢“高感官刺激”“瞬间获得”的模式,被日本动漫训练得要么很搞笑要么很出人意料,斗智搞笑如《 柯南》《金田一》,斗勇刺激如《谍影重重》《黑暗骑士》我们才会觉得爽。
很遗憾,这部《杀人回忆》远远说不上“搞笑”“刺激”,它的詼谐元素顶多只能说得上是“局部有趣 ”,它的悬疑惊悚元素顶多也只够的上目前侦探犯罪片的平均水平。。所以,在其如此高赞誉的怂恿下 ,我们自己细心看来,发现却如此平淡,好是好,没想像中的好,甚至有点失望。。
我啰唆了那么多,最后也只能坦白承认:我没能力完全解开大家心中的疑惑——去承认它就是部顶好的 电影。
我只是来写点什么,梳理一下我自己的观影感受罢了。
首先,必须明确两点:
一,电影取材于一个真实的案件。
二,这个案件是最终无法破案的。
也就是这两点,决定了这不是一部普通的电影,它不可能像一般的悬疑片那样波澜起伏,精彩纷呈,因 為事实就并不是那样的,生活的节奏本就悠长平淡,即使剧情有所发展,也应该是缓缓地慢慢地层层推 进才符合逻辑,正如电影所展示的那样。能想到这一点,你就该明白,电影的确展示得很自然,拿捏得 非常完美。但无论怎样,从观眾感受而言,如果你只是完美地展示了一个并不让人很惊奇的故事而让观 眾无特别感受的话,纵使你对事实表现得无比出色,大家也不可能会特别满意的。
所以,如果电影在120分鐘,两警察在火车洞中无奈放走“小白脸”这一刻结束的话,我只会给这部电影 四星。
所以,电影的精华,就是在最后的几分鐘里。
已成商人的警察大叔最后回到第一个发现尸体的沟渠里探望,跟一个小女孩开始了一段对话。
从小女孩的口中,大叔得知也有一个人也来探望这里还表示“想起以前在这里做的事情”,他顿时认為那有可能就是兇手,于是他追问该人相貌有何特征。小女孩寻思半天,也只能重復道:没啥特别,很普通的呀。。
大叔听后若有所思,突然转过头来,直面双眼瞪着镜头,屏幕上满满地充斥着他那大饼脸。。。
那一刻,我呆住了,全身汗毛竖起,起满了鸡皮疙瘩。
这绝对是一神来之笔,就凭这一个镜头,我必须给这电影打上满分。。
如果你没明白,这一镜头多有深意的话,请思考这么一个问题:
你有没有想过,这一起悬而未决的真实案件,事隔多年,兇手很有可能还没死?如果他没死,这一刻他是否也会坐在电影院或者电脑前观看这一部描述他所作所為的电影?如果他在看着这部电影,当他看到那大饼脸最后瞪着镜头,也就是瞪着他本人看的时候,他会作何感受?。。
明白了没有,最后 大饼脸瞪着屏幕看 这一镜头,就是拍给那兇手看的!
而电影取名 《杀人回忆》, 就是说明了,这是為那兇手而拍的,让他重温他那独有的“杀人回忆”!!!
明白吗?如果你想弄明白导演最后镜头的用意,你就必须尝试代入那兇手的角色去看去想!——如果你是那兇手,你看到最后一幕,你会有何感想?
不会觉得很寒心?
事情过去了那么多年,都以為眾人皆忘,而他自己也蛋定下来,过上平稳的日子了,没想到,有这么一天,有人把它找出来,居然还拍成电影。。
而最后一幕, 那大饼脸含泪瞪着镜头,看的不正是那个兇手么?不正像是一张已觉察真相欲求伸张正义的脸孔么?
寒心吧。。
做过的事情,虽然最终没被发现,但总感觉有人会知道,终究不会被人遗忘,让人提起。终究是有人知道的。。
如果你想深入一点,那位大叔,最后一刻 象征的不正是 上帝 么?
世人不会知道真相,但上帝是知道的,他永远洞悉一切,他永远在看着你!
或许有一天他会把你拖进地狱,施以数倍于你罪恶的惩罚!
当你想到这一点,你自己也会觉得寒心,你会感觉自己也是个“兇手”,我们或许没杀过人,但我们也肯定做过很多错事!而这些错事,可能已经离去好久,可能还不曾被发现,永远不被发现,但又如何?我们自己会永远记得自己的罪恶,永远為此而煎熬,良心责备。
还有上帝,他也是知道的。。
他终究会像那大饼脸一样,盯着你看。。看穿你的内心,发现你的罪恶。。。
当看到我这句话,估计会有人纳闷——
怎么又一个人出来唱赞歌了?虽然得分这么高,我硬是没觉得这部电影好在哪儿呀?!
有人有这样的想法,我觉得也很正常,我们的口味已经变得如此“挑剔”了,我们都被好莱坞训练成喜 欢“高感官刺激”“瞬间获得”的模式,被日本动漫训练得要么很搞笑要么很出人意料,斗智搞笑如《 柯南》《金田一》,斗勇刺激如《谍影重重》《黑暗骑士》我们才会觉得爽。
很遗憾,这部《杀人回忆》远远说不上“搞笑”“刺激”,它的詼谐元素顶多只能说得上是“局部有趣 ”,它的悬疑惊悚元素顶多也只够的上目前侦探犯罪片的平均水平。。所以,在其如此高赞誉的怂恿下 ,我们自己细心看来,发现却如此平淡,好是好,没想像中的好,甚至有点失望。。
我啰唆了那么多,最后也只能坦白承认:我没能力完全解开大家心中的疑惑——去承认它就是部顶好的 电影。
我只是来写点什么,梳理一下我自己的观影感受罢了。
首先,必须明确两点:
一,电影取材于一个真实的案件。
二,这个案件是最终无法破案的。
也就是这两点,决定了这不是一部普通的电影,它不可能像一般的悬疑片那样波澜起伏,精彩纷呈,因 為事实就并不是那样的,生活的节奏本就悠长平淡,即使剧情有所发展,也应该是缓缓地慢慢地层层推 进才符合逻辑,正如电影所展示的那样。能想到这一点,你就该明白,电影的确展示得很自然,拿捏得 非常完美。但无论怎样,从观眾感受而言,如果你只是完美地展示了一个并不让人很惊奇的故事而让观 眾无特别感受的话,纵使你对事实表现得无比出色,大家也不可能会特别满意的。
所以,如果电影在120分鐘,两警察在火车洞中无奈放走“小白脸”这一刻结束的话,我只会给这部电影 四星。
所以,电影的精华,就是在最后的几分鐘里。
已成商人的警察大叔最后回到第一个发现尸体的沟渠里探望,跟一个小女孩开始了一段对话。
从小女孩的口中,大叔得知也有一个人也来探望这里还表示“想起以前在这里做的事情”,他顿时认為那有可能就是兇手,于是他追问该人相貌有何特征。小女孩寻思半天,也只能重復道:没啥特别,很普通的呀。。
大叔听后若有所思,突然转过头来,直面双眼瞪着镜头,屏幕上满满地充斥着他那大饼脸。。。
那一刻,我呆住了,全身汗毛竖起,起满了鸡皮疙瘩。
这绝对是一神来之笔,就凭这一个镜头,我必须给这电影打上满分。。
如果你没明白,这一镜头多有深意的话,请思考这么一个问题:
你有没有想过,这一起悬而未决的真实案件,事隔多年,兇手很有可能还没死?如果他没死,这一刻他是否也会坐在电影院或者电脑前观看这一部描述他所作所為的电影?如果他在看着这部电影,当他看到那大饼脸最后瞪着镜头,也就是瞪着他本人看的时候,他会作何感受?。。
明白了没有,最后 大饼脸瞪着屏幕看 这一镜头,就是拍给那兇手看的!
而电影取名 《杀人回忆》, 就是说明了,这是為那兇手而拍的,让他重温他那独有的“杀人回忆”!!!
明白吗?如果你想弄明白导演最后镜头的用意,你就必须尝试代入那兇手的角色去看去想!——如果你是那兇手,你看到最后一幕,你会有何感想?
不会觉得很寒心?
事情过去了那么多年,都以為眾人皆忘,而他自己也蛋定下来,过上平稳的日子了,没想到,有这么一天,有人把它找出来,居然还拍成电影。。
而最后一幕, 那大饼脸含泪瞪着镜头,看的不正是那个兇手么?不正像是一张已觉察真相欲求伸张正义的脸孔么?
寒心吧。。
做过的事情,虽然最终没被发现,但总感觉有人会知道,终究不会被人遗忘,让人提起。终究是有人知道的。。
如果你想深入一点,那位大叔,最后一刻 象征的不正是 上帝 么?
世人不会知道真相,但上帝是知道的,他永远洞悉一切,他永远在看着你!
或许有一天他会把你拖进地狱,施以数倍于你罪恶的惩罚!
当你想到这一点,你自己也会觉得寒心,你会感觉自己也是个“兇手”,我们或许没杀过人,但我们也肯定做过很多错事!而这些错事,可能已经离去好久,可能还不曾被发现,永远不被发现,但又如何?我们自己会永远记得自己的罪恶,永远為此而煎熬,良心责备。
还有上帝,他也是知道的。。
他终究会像那大饼脸一样,盯着你看。。看穿你的内心,发现你的罪恶。。。
韩剧天下论坛——中国最大的韩剧论坛,最好的韩剧论坛,最好看的韩剧,最好看韩国电影,最新韩剧,最新韩国电影,韩国经典电影,韩国经典电视剧,韩国喜剧搞笑电影,韩国唯美爱情电影,韩国恐怖悬疑电影 :: 【韩国电影综合区】 :: 【韩国剧情电影】
第1页/共1页
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
您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
周一 十二月 02, 2013 11:41 am 由 shyaimi1996
» 韩剧【I do I do】1~4集(线上看+音乐欣赏)
周六 十一月 09, 2013 3:37 pm 由 GTV戏剧
» 嗯!超赞!
周四 三月 07, 2013 12:47 am 由 ybbym2
» 公司直招兼职多名职位描述:
周四 十一月 08, 2012 4:37 pm 由 Admin
» 公司直招兼职多名
周四 十一月 08, 2012 4:21 pm 由 Admin
» 韩剧【King 2hearts】1~9集(线上看+音乐欣赏)
周四 七月 12, 2012 3:59 am 由 海南人才网0898job-cn
» 周汤豪猎杀镜头 抓包腋下偷拍
周六 六月 09, 2012 3:03 pm 由 Admin
» 爱情雨被告侵权 怒控缘起不灭诽谤
周六 六月 09, 2012 2:58 pm 由 Admin
» <假如爱有天意>针对<爱情雨>提出著作权侵害诉讼
周六 六月 09, 2012 2:51 pm 由 Admin